今天放假
媽媽說要帶我到野柳
去看看課本裏的一切
我起個大早
搭公車到租車店
我們這次要租 Gogoro
我第一次坐 Gogoro 呢!
我選橘色的!
媽媽騎車
到一個地方休息
這裏可以看到和平島
我們現在就在藍圈圈這裏
太陽很大
所以要穿件薄外套
我也記得帶我的扇子
這樣就可以涼快些了
海平面的那方
就是野柳
我們等下就要過去了!
先吃飽
再去看野柳地質公園
買了門票進來後
一條綠色隧道迎接我們
頓時好清涼!
然後我們看到俏皮公主風化岩
想說這一陣子
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疫情
許多人都不出門了
看來…
野柳這裏真的沒人耶!
都沒人和俏皮公主合照!
女王頭也是
沒人和它合照…
媽媽說
以前她小時候
來拍這些
都是走在石頭上的
現在鋪成這樣…
天然的感覺沒了
但我們再往前走…
發現課本上教的蜂窩岩…
還有在岩壁夾縫中求生存的野百合
只要有一些可能
野百合就會長出來開花了
課本裏的蕈狀岩…
我看到了!
還有海膽化石
然後
還有一個女王頭!
那
我們剛才拍的是什麼呢?
原來為了怕女王頭的脖子
因長年的風蝕作用
愈來愈細而致斷掉
因此再製了一個仿品
以求完整保留女王頭的樣貌
所以我們第一個看到的
是仿品啦!
所以我們第一個看到的
是仿品啦!
看!
好大一個波蘿麵包!
象石
就像一隻大象在海水裏泡澡一樣
它是質地較堅硬的石灰質結核或塊石
在差異侵蝕作用下所形成的特殊地景
再加上穿孔貝的痕跡
形成生動的臉部表情
相傳在仙女降服野柳龜後
卻忘了把大象騎回天庭
到現在大象仍等待著仙女回來接牠
(取自野柳地質公園資訊)
它是質地較堅硬的石灰質結核或塊石
在差異侵蝕作用下所形成的特殊地景
再加上穿孔貝的痕跡
形成生動的臉部表情
相傳在仙女降服野柳龜後
卻忘了把大象騎回天庭
到現在大象仍等待著仙女回來接牠
(取自野柳地質公園資訊)
在象石的右方
有一個燭台石
和 花生石
這個的形成是因為
在岩層中有質地較硬的結核
因為結核形狀不同
在經年的海水及風化作用下
外層較軟質地的岩石被侵蝕掉
露出裏面的結核
因為形狀像花生
所以叫花生石
花生石的右方就是仙女鞋
傳言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來收伏野柳龜這隻妖孽後
不小心遺忘在海岸的鞋履
它屬於薑石的一種
形成原因是因為岩層中含有較堅硬的鈣質岩塊
在這些鈣質岩塊周邊較為鬆軟的岩層
受海水長期淘洗而剝落
加上地層擠壓出縱橫交錯的裂縫
留下了鞋子的造型
(取自野柳地質公園資訊)
地球石
它是形狀為完整的圓球形結核
有如明珠一般
因此又稱為珠石
(取自野柳地質公園資訊)
海邊有很多這種葉形好看的野草
但最搶眼的仍是野百合
看!
這麼多的野百合開花!
我坐在蜂窩岩上
後方是一個很大的海蝕溝
瑪伶鳥石
聽說像是一隻巨大的海鳥…
但我們怎樣看都不覺得像…
這個是野柳岬角末端的單面山
上面有一個燈塔
這是因為地層被不等量力量抬升
而形成的一種構造地形
單面山的下方
有一整排的豆腐岩
近些看
真的像切得很整齊的豆腐呢!
通往野柳岬角只有一條路
媽媽問我要不要去
我說要去
我不想裹足不前
只留下
無限後悔
時序已入夏
天氣開始熱起來
我折了片蕨葉
插在草帽上
步道旁
有東方狗脊蕨
葉片上開始有不定芽產生
走好久
總算看到盡頭的觀景亭
路旁種了許多澤蘭
吸引許多蝴蝶來採蜜
這是斑粉蝶
總算到觀景台了
南國薊
今天雖然是陰天
但間歇出來的太陽
仍把野柳照得熱烘烘的
課本上說
這是蜂窩岩
我看海蝕溝
海蝕溝是因為岩石在海水長久的沖刷下
較軟的地質被侵蝕所形成的
在路橋上往下看
可以看到螃蟹哦
我和媽媽比賽誰找到的蟹多
我都一直比不上媽媽
在媽媽告訴我訣竅後
我就很會找螃蟹了
我看到石龍子打架
也看到他們斷尾逃生
在這裏看到的石龍子多是斷過尾巴的
這是台灣石龍子
和麗紋石龍子不一樣
有很多的魚
在海蝕平台上啃食海藻
海浪來回的流動
魚就被推得翻來翻去
這個是俏皮公主
再往前走
看到一群燭台石
我在這裏…
很像小蠟燭吧?!
野柳為什麼這麼熱?
因為這是一大片的岩石地形
沒有植被
太陽在頭頂曬
腳下的岩石又吸熱
上下兩面都在加熱
難怪這麼熱!
媽媽請人幫忙拍
結果對方相機拿歪的
所以
照片要修正一下水平才可以
這一區是薑石
每個都像薑一樣
我的前方是個大雞腿
人們叫它雞腿石
這裏就可以看到薑石的形成
它是岩層中較堅硬的鈣質岩塊
周邊較鬆軟的岩層
因海水長期淘洗而駁落
加上地層擠壓出縱橫交錯的裂縫
留下表面嶙峋崢嶸狀似老薑的外觀
成為野柳另一項的地形特色
(取自野柳地質公園資訊)
它們都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禮物
這個是海蝕凹壁
就如同一面牆壁一樣
爬上來囉!
看看海
冰淇淋石
我發現的!
我覺得左邊的石頭好像大猩猩的頭
每個風化岩都好大好大
這個是小的…
遠遠看著燭台石
下次我還要再來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